人工浮岛在水体净化、美化中的应用: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主要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而言的,通过减少COD(化学需氧量)、氮、磷的浓度来抑制赤潮的发生提高水的透视度为目的。
浮岛的构造:
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,不接触的为干式。
湿式浮岛里又分有框架和无框架。
1. 有框架的湿式浮岛,其框架一般可以用纤维强化塑料、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、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、盐化乙烯合成树脂、混凝土等材料制作。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湿式有框架型的人工浮岛的施工事例比较多,占了7成。
2. 无框架浮岛一般是用椰子纤维编织而成,对景观来说较为柔和,又不怕相互间的撞击,耐久性也较好。也有用合成纤维作植物的基盘,然后用合成树脂包起来的做法。
植物栽培基盘
植物栽培基盘用椰子树的纤维、鱼网之类的材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比较多,由于装入土壤会增加重量且促进水质恶化,目前使用的比较少,只有20%左右。
大小和形状
一块浮岛的大小一般来说边长1~5m不等,考虑到搬运性、施工性和耐久性,边长2~3m的比较多。形状上四边形的居多,也有三角形、六角形或各种不同形状组合起来的。
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机能及效果:
根据有关研究资料,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要素由以下7个:
1. 植物茎等表面对生物特别是藻类的吸附
2. 植物的营养吸收
3. 水生昆虫的摄饵、羽化等
4. 鱼类的摄饵、捕食
5.防止已沉淀的悬浮性物质再次上浮
6. 日光的遮蔽效果
7. 在湖泥表面的除氮。人工浮岛比起湖沼沿岸植物带来它具有附着生物多、水中直接吸收N、P等特点,在对植物性浮游生物的抑制、提高水的透视度等方面效果比较显著。